陳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

02

03

04

05         

 

陳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敬茶

《敬茶》

2.品茶

《品茶》 

3.泡茶樂

《泡茶樂》

4.茶濃情更濃

《茶濃情更濃》

5.茶香琴韻

《茶香琴韻》

6.茶藝之家

《愛茶之家》

7.獨享

《獨享》

8.雙飲

   《雙飲》

陳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認識無我茶會

     1.無我茶會是台灣發起的一種茶會形式,於1990年正式推出,   隨後演變成中

         (两岸)、日、韓、 新馬、美國、義大利等地區的茶文化活動,如今兩年在

          一個國家或地區舉辦一次大型的國際無我茶會。

     圖片1.png  

   2.無我茶會的茶會形式是:大家攜帶簡便的茶具、事先裝好茶葉與熱水,席地圍

      成一圈泡茶、奉茶、喝茶。於喝完最後一道 茶時,聆聽       一段音樂或靜坐,

      然後收拾茶具,結束茶會。 

  圖片2.jpg  

 3.何謂「無我」?

簡單說,就是「無私」的意思。深一層說,是指「我」瞭解「無」的眞意,進而

追求「無」的茶境,使無我茶會日新又新、進步再進步。

圖片3.png  

4.無我茶會的「七彩虹」會旗有何意義?  

  彩虹→代表無我茶會圍成一圈又一圈泡茶、生生不息的現象。   圈外的空白→

  代表彩虹未產生前的原始的「無」。   圈內的空白 →伐表彩虹生成後,又幻化為

  無色光、消融為「無」。   整體意義:以「七彩虹」象徵無我茶會不斷追求進步

  的目標與理想 。

  圖片4.png  

 二、無我茶會如何進行

  1.寄發公告

      舉辦「無我茶會」之前,主辦單位會擬好一份「公告事項」,寄發給参加茶會

      的人。 因為茶會當天,現場是不設指揮與司儀的,一切都依照這份「公告事

       項」行事。

   圖片5.jpg  

2.排座號

   茶會開始前,工作人員先預估參加泡茶的人數,排好座位號碼牌。由1 號、2 號、

  3 號…依序排成一圈,如果人數衆多,就排成二圈、三圈或更多圈。

  圖片6.jpg  

3.報到與抽籤 参加茶會的人抵達會場,即可辦理報到、抽籤、對時及領小紙杯。當「泡茶時

  間」一到,您就要自動回到自己座位開始泡茶。至於 坐姿,跪坐、盤坐或 攜帶

  一張小摺椅就坐皆可。

 圖片7.jpg  

4.擺設茶具

   您依籤號找到自己的座位後,便可將茶具擺設出來。茶葉是事先裝  壺內,熱水

   是出門前灌好,如果晚上舉辦的無我茶會,另外要攜帶一盞照明燈。

  圖片8.png  

  5.茶具觀摩與聯誼

     擺設完茶具,就可起來走動,這段時間稱為「茶具觀摩與聯誼時間」。可觀賞別

    人帶來的的茶具,也可與茶友相互問候與交談或拍照。

  圖片9.jpg  

  6.泡茶 奉茶 喝茶

    第 1 泡茶:

    當「泡茶時間」一到,您就要自動回到自己座位開始泡茶。至於 坐姿,跪坐、

     盤坐或 攜帶一張小摺椅就坐皆可。

  圖片10.jpg  

  1 道→奉茶:

  茶泡妥後,出去奉茶:走到左鄰第一位茶友正前方時,將第一杯放在他泡茶巾第

  一個位子上,第二杯放在…。奉茶時不必說「請喝茶」與「謝謝」,杯子放妥後,

  只要相互行鞠躬禮即可

  圖片12.jpg  

 【杯位放置方式】

02.jpg  

〔對方在座,以半蹲方式正面正向與他行禮。對方站立,以站姿與他行禮。

    對方奉茶回來,在茶席旁與您相遇,也要行禮。茶席無人,不必行禮〕  

 

01.jpg  

  1 道→喝茶:  自己茶席上四杯茶到齊後,就可開始喝茶,哪一杯先喝並無規定,由您自己決定。

 圖片13.jpg  

2 道→泡茶:喝完第一道茶,您就可以沖泡第二道。茶湯泡妥倒入茶盅後,再從茗袋取出四個小

                               紙杯取出。

圖片14.jpg  

2 道→奉茶:

端着小紙杯奉給現場的觀眾。奉茶時,不必說「請喝茶」,點頭微笑已表達心意

圖片15.jpg  

2 道→喝茶:

觀眾取紙杯喝茶,也不必說「謝謝」,點頭微笑即可。

圖片16.jpg  

3 道→泡茶:

奉完觀眾四杯茶,回座位後繼續沖泡第三道。

圖片17.jpg  

3 道→奉茶:

持茶盅奉茶:端茶盅出去一一倒於自己上次奉出去的左鄰三位茶友的杯子內,回座

位後, 也為自己倒上一杯。

圖片18.png  

3 道→喝茶:

自己茶席四個杯子都有了茶湯,就可一一取杯飲用。

圖片19.jpg  

4 道→泡茶:

 喝完第三道茶,沖泡最後一道:第四道。

圖片20.jpg  

4 道→奉茶:端茶盅奉茶:將茶湯倒入觀眾手中的小紙杯內,但不以上次所奉的觀眾為限。奉茶

圖片21.jpg  

  4 道→喝茶: 觀眾喝茶。

圖片22.jpg  

7.品茗後活動

 最後一道茶喝完時,大家坐在原地,聆聽35分鐘的音樂演奏或靜 坐,稱為「品茗

後活動」,因視為品茗的一部分,所以音樂的開始 與結束,都不要鼓掌。

圖片23.jpg   

8.收杯「品茗後活動」結束,每人將茶席上用過的杯子略作擦拭,然後出去將自己奉給左鄰

茶友的杯子收回。

圖片24.jpg  

9.收具

回到自己座位後,將茶具一一包好,收入品茗袋內。

圖片25.jpg   

10.茶會結束

    收拾好茶具,就可結束茶會。大型無我茶會通常會安排合影 留念,小型茶會則就此

    三三两两離開。

圖片26.jpg   

 、無我茶會七大精神

  1.無需指揮與司儀→遵守公共約定

  無我茶會的進行,一切都依「公告事項」行事,現場不設指揮與司儀,於無形中讓

 大家養成良好習慣。這是無我茶會「遵守公共約定」 的精神

 圖片1.jpg  

2. 抽籤決定座位→無尊卑之分  

  泡茶座位由抽籤決定,人人無分地位高低,抽到幾號就坐幾號,  隨遇而安。這是無

  我茶會「無尊卑之分」的精神。

圖片2.jpg  

3. 茶具與泡法不拘→無流派地域之分

  大家攜帶何種茶具與泡法均無限制,人人無分種族、宗教、流派都可參加。這是

  無我茶會「無流派地域之分」的精神

圖片3.jpg   

4.依同一方向奉茶→無報償之心

   無我茶會採單邊方式奉茶(一律向左或向右奉茶),無所為而為奉茶。這是無我茶

  會「無報償之心」的精神

圖片4.jpg  

5.接納欣賞各種茶→無好惡之心

  無我茶會要大家以接納與欣賞的心來喝每一杯茶,不能因某種茶   您平日不喜歡,

  就不喝它或排斥它。就這是無我茶會「無好惡之心」的精神。

圖片5.jpg  

6.努力把茶泡好→求精進之心  

 平日要努力將好,否則参加無我茶會時把茶泡得很難喝,  不但對不別人、

 對起自己、也對不起茶。這是無我茶會 「求精進之心」的精神。

 圖片6.jpg  

7.席間不語→培養默契.體現團體律動之美

  無我茶會從泡茶開始後就不可以說話了,寧靜也是一幅很美的畫面:大家靜靜

  一個動作接一個動作進行,就像一條無形的絲帶牽引着, 展現一波又一波的

  動。這是無我茶會「培養默契.體現團體律動之美」的精神。

圖片7.jpg   

陳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前言 

 

台灣茶的清、香、甘、甜、醇,最是令人難忘;一個泡茶者泡茶時,若能加入優美的

 扣杯動作,閒情氣定地展開泡茶、奉茶、喝茶,視覺之   「美」、味覺之「香」、觸

角之「喜」... 必能由然而生。 那不就是我們平 日所努力追求的自在、歡喜的「茶境」

嗎?「五福茶法」就是要表現種理念與感覺的一種茶法。

     二、茶法特色

   

   「五福茶法」的特色,就是行茶時,將五種扣杯動作喻示「五福」,融入小壺茶法中。

  

    所謂「五福」即:吉祥單扣杯〔喻示諸事吉祥之「福」〕、 音雙扣杯〔喻示觀音庇

  

    佑之「福」〕、飛天雙扣杯〔喻示飛天報喜之「福」〕、如意單扣杯〔喻示如意年年

  

    之「福」〕、自在單扣杯〔喻示自一生之「福」〕,故曰「五福茶法」。

 

  三、準備

  

          1.茶及主茶器:包括茶壺、茶盅、五套茶杯組〔含口杯、聞  杯、杯托〕、電茶

  

           〔或熱水瓶〕等。

  

          2.輔茶器:包括泡茶巾、茶巾、茶荷、渣匙、水盂等。

 

   四、行茶流程

  

        1.泡茶者:溫壺→備茶→賞茶→溫盅→置茶→聞香→沖泡→燙聞香杯→燙口杯→分

 

                           茶湯入聞香杯→口杯蓋於聞香杯上→扣杯翻轉聞香杯與口杯〔使用五扣

  

                           杯法〕→奉茶。

  

         2.客人:將聞香杯內茶湯倒入口杯〔聞香杯內轉兩圈後提起即可〕→喝茶。

 

  五、五扣杯法

 

.    1.吉祥單扣杯

  

        取一聞香杯置於壺盅與茶巾之間中央處〔稍偏右方〕,再將口杯覆蓋於聞香杯上。

  

        此時右手大拇指扣住口杯底部,其餘四指扶住聞香杯邊沿, 然後 單手瞬間向左推

 

        轉。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2.觀音雙扣杯

  

    取一聞香杯置於壺盅與茶巾之間中央處,再將口杯覆蓋於聞香杯上。此時雙手大

  

    拇指同時扣住口杯底部,其餘各指扶住聞香杯邊沿,然後雙手瞬間向內翻轉。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3.飛天雙扣杯

  

     左右手同時各取一聞香杯置於壺盅與茶巾之間中央處,再同時各取一口杯覆蓋於聞香

 

 

       杯上。此時雙手大拇指各扣住一口杯底部,其餘各指扶住聞香杯邊沿,然後雙手瞬間

 

 

       一向左、一向右推轉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4.如意單扣杯

 

   取一聞香杯置於壺盅與茶巾之間中央處,再將口杯覆蓋於聞香杯上。此時右手食指與

 

 

    中指成v形夾住聞香杯,然後單手瞬間向左翻轉。

 

  4〔1〕.jpg  

 

 4〔2〕.jpg  

 

 4〔3〕.jpg  

 

 4〔4〕.jpg  

 

 4〔5〕.jpg  

 

   5.自在單扣杯

 

    取一聞香杯置於壺盅與茶巾之間中央處,再將口杯覆蓋於聞香杯上。此時左手輕扶口

 

 

    杯身,右手握住聞香杯身,向左翻轉。

 

 5〔1〕.jpg  

 

 5〔2〕.jpg  

 

 5〔3〕.jpg  

 

 5〔4〕.jpg  

 

 5〔5〕.jpg  

 

  六、注意事項:

 

    使用「五福茶法」時,須具歡喜心,動作要輕柔,扣杯要有韻致,如此才能將本茶法之

 

 

    優雅與美感,完整的表現出來。

陳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起源

  

茶薰是古代民間治病、養生的一種方法。古早時期,人們利用樹葉、青草、茶葉... 等材料,熬水薰腳底、敷手足、泡浴全身,以達到減輕壓力、消

 

除病痛的作用,這是茶薰法的起源。

 

二、功效 

 

〔一〕經科學研究證實,茶葉本身有益身體健康,所含兒茶素、茶多酚、胺基酸、皂素、維生素... 等,具有保健及預防疾病之功能。尤其茶葉

 

           中的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用它洗臉能清除油膩、收斂毛孔、抗皮膚老化等功效。

 

〔二〕羽萱茶薰法,乃是利用茶葉多種保健功能,導入茶藝中,以達疏經絡、調血氣、消脂、美容、預防感冒等效果:

 

1.薰臉:

 

 可使顏面毛孔順利排出毒素,增強皮膚彈性,促進皮膚細胞迅速新陳代謝,延緩皮膚老化等,故具有美容作用。

 

1     

 

2.薰眼:

 

 眼氣通於肝,肝氣能滋潤眼球,改善視力。同時茶葉中的維生素c等成分,能降低眼球晶體混濁度,故薰眼對明目有積極的作用。

 

2    

 

3.薰鼻:

 

 鼻氣通於肺,肺氣能使各臟腑產生抗體,預防病邪入侵,故薰鼻對感冒、鼻炎等有預防功效。

 

4    

 

4.薰耳:

 

耳氣通於腎,腎氣能滋養骨髓,使元氣充 足。一般老人腎氣不足,薰耳有

改善作用。

 

3    

 

三、做法

     本茶薰法的做法是:當您泡茶喝完最後一道時,將剩下要倒掉的茶葉,繼沖泡用

      來熏臉、薰眼、薰鼻、薰耳之用。

 


陳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jpg  

南隱是日本明治時代的一位禪師。有一天,有位大學教授特來向他問禪,他只

以茶相待。他將茶水注入這位來賓的杯中,直到杯滿,而後又繼續注入。

這位教授眼睜睜地望著茶水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終於說道:

「已經漫出來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這隻杯子一樣」南隱答道:「裡面裝滿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

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對你說禪?」

陳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jpg  

百丈是中國的一位禪宗大師,經常與門人一起工作,除草、掃地、砍柴,無所

不做,即使到了八+高齡,仍然照做不誤。他的門人見他年紀大了,不堪勞動,

但勸他休息他又不聽,於是想了一個辦法,把他的工作用具掩藏起來。

這位大師當日沒有做工,但也沒有吃東西。第二天如此,第三天亦然。「他也許

是我們藏了他的工具而生起氣來了」他的門人如此猜測道。「我們最好還是把工

具放回原處吧。」他們這樣做了,於是,這位大師又工作了,同時也吃東西了。

到了晚上,他對大家訓示說:「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陳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3.jpg  

千代能尼師在圓覺佛光大師會下學禪,久久不能獲得參悟的結果。

一個月明之夜,千代以一個舊桶提水,偶因桶箍破裂而桶底脫落,豁然獲得了大

自在,作了一偈,以記其事:

扶持舊桶,桶底忽脫。

桶裡無水!水中無月!

陳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4.jpg  

一位名叫信重的武士向白隱禪師問道:「真有天堂地獄嗎?」

「你是做什麼的」白隱問他。

「我是一名武士」他說。

「你是一名武士?」白隱叫道,「什麼樣的主人要你做他的保鏢?看你的面孔

 猶如一名乞兒!」

信重聽了非常憤怒,正要拔劍而白隱卻繼續說道:「噢,你有一把劍!你的武

器也太鈍了,砍不下我的惱袋。」正當信重拔劍的時候,白隱說道:「地獄之

門由此打開!」

這位武士聽了他的話,覺得這位大師頗有道力,於是收劍向他鞠了一躬。「天

堂之門由此敞開!」白隱說道。

陳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